首页

舔脚 百度网盘

时间:2025-05-23 14:55:59 作者:时政微观察丨走好制造业发展之路,总书记指明方向 浏览量:32581

  |联播+|12月2日,习近平主席向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致贺信。

  今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主题为“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习主席在贺信中指出“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并提出“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的殷切期望。

  自2013年起,“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至今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成功架起中外沟通之桥,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发展战略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

  习主席高度重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多次会见与会代表,向大会致辞、致贺信,通过不同形式向世界阐述中国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经济形势和对外政策等。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每届会议主题在“变”,为世界读懂中国、认识和理解中国道路打开不同的观察交流视角;“不变”的是,每届会议都能让世界深刻感受到新时代中国的坚定决心和行动,这就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013年,首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2019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永久落址广州。从“读懂中国”到“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到“百年变局下的中国新作为——扩大利益汇合点,构建命运共同体”,“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主题日渐丰富、不断变化,宗旨是让外国朋友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也让中国人读懂世界。

  读懂中国,“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第一、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习主席均亲自会见与会国际嘉宾。交谈中,他都谈到了“中国梦”主题。

  谈到实现中国梦,习主席强调“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进一步阐释“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探索后找到的正确道路”。

  谈到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习主席表示“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为此推本溯源,“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用历史的长镜头去端详今天,让世界深刻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事业!

  读懂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

  2021年12月1日至4日,围绕“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世界百年变局与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主题,600余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云”聚广州,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研讨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

  习主席在视频致辞中指出:“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中,世界可以真切领会到,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习主席在致辞中的宣示再次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定盘星,也将为增进世界人民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理论新范式,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全球视野、中国特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中国历来主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中国人民不仅希望自己过得好,也希望各国人民过得好。

  在致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贺信中,习主席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主张——

  “中国的前途命运和人类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我们坚定不移致力于扩大同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中国期待同各国携手努力,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从这些宏大主题之“变”中,世界看到新时代十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看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力所能及的责任担当,看到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

  “和平”“发展”“开放”,这是习近平主席历次“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相关活动的高频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不变”的使命:

  世界形势在变,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变

  “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积极推进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通过“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平台,习主席围绕中国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道路作出一系列重要阐释。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面对“团结还是分裂?和平还是冲突?合作还是对抗?”的时代之问,习主席在多个重要国际场合坚定表示:我们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团结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发展环境在变,我们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变

  会见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时,谈到“一带一路”建设,习主席指出,“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谈到中国改革发展前景时,习主席宣告,我们将继续深化各领域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致2023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广州)的贺信中,习主席重点重申了中国高水平开放举措——

  我们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挑战在变,我们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不变

  “我们将继续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包容并蓄,走同其他国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习主席在首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如此阐述。

  时至今日,中国取得的成就世界有目共睹,中国道路、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产生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世界期待中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构建国际新秩序中扮演关键角色、发出更多声音、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

  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贡献者”到“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再到“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增进全人类福祉”……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习主席都坚定表达了中国与世界携手前行的大国担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毛宁回应西方国家唱衰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没有崩溃,反倒是“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

江西共青城11月22日电 (巫发阳 汪莹莹)初冬时节,走进江西九江市共青城市“鸭鸭”智能制造标准化样板工厂,数十位工人正忙着赶制羽绒服,裁剪、充绒、包装等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件件兼顾轻盈保暖与时尚潮流的羽绒服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为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送去冬天的温暖。

俄罗斯:洪灾持续 奥伦堡市水位刷新纪录

报道称,夏威夷毛伊岛大火已成为美国一个多世纪以来最为致命的火灾。而随着死亡人数的上升,当地民众开始指责政府对此次大规模火灾应对不力。

福州兰花竞放引游人

“大夏天的,好多人一身汗,就这么躺上去按摩,按完也没人管,后面的人再躺上去,多脏啊!”在位于丰台区的一家大型商场里,几乎每层都设有多个共享按摩椅,家住附近的刘女士对此并不陌生,但从未用过。“按摩椅比普通座椅接触面更大,卫生标准应该更高才对。”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山区乡何以一年引来百万游客?

黄庭坚所处的宋代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期,被欧美学者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概括了宋代文人的“四大雅事”,即斗茶、焚香、插花和挂画。

林栩:“追梦”30多年的泰华学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创造性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思想,深刻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历史必然和重大意义,揭示了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揭示了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必须将“两个结合”的科学方法全面准确运用于学术研究之中,把理论武装、理论指导和理论创新结合起来,把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统一起来,既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具体内容,又从整体性系统性层面深化宏观研究;既继承和坚持已得到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知识话语,又结合时代发展和实践需要概括提炼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新概念、新范畴、新术语。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